📚 Chapter 15:把麥克風當白板──Joey 與汪賊公開會議腦內劇場,讓你看見節目如何從標題票選一路延燒到副業哲學實戰
第二季《不想上班實驗室》登場!Joey 與汪賊先從「一次上 16 集」的血淚檢討,升級出「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」的新三段節奏;再帶你看汪賊清邁數位游牧 6 天、10 人、10 間共工空間、3 支短片的 Flag 成績單,對比「穩定低薪 vs. 不穩自由」現實;最後用「四色冰淇淋」重拆斜槓,聊主副業分水嶺、偽自由與偷懶效率,一次補足自由工作者的心法與實戰。

《把麥克風當白板》三集紀錄,《不想上班實驗室》第二季從「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」副標出發,揭開節目升級全貌。
C15-1 先公開第一季檢討:一次丟 16 集導致週末流量擁塞、贅字剪到崩潰,因而改成「週一三五更新+故事/QA/乾貨」三段式,並開啟說書支線〈不想讀書 ___〉讓聽眾票選命名。
C15-2 聚焦汪賊清邁六天數位游牧實驗,立下「認識 10 人、踩 10 間共享空間、拍 3 支短片」等十面旗,搭配 80% 規劃 × 20% 留白,實測「穩定低薪 vs. 不穩定自由」的真實張力。
C15-3 進一步討論斜槓意義:Joey 以《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》提出「四色冰淇淋分配術」,主張主業與副業非零和;汪賊則拋出「斜槓是自由或資本偽自由?」靈魂問答,並解構「自由工作者」的標籤尷尬。
三集從節目製作內幕、旅行實戰到哲學反思,示範如何在偷懶與高產之間,用 OKR 與共創把內容做小、做滿、做深,邀聽眾一起實驗人生的產能上限。

🎧 C15-1: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:第二季主題啟動 | 年輕人砸薪水上心理課? | 命名票選大亂鬥 | 汪賊 x 喬伊
為什麼有這集? 因為這是《不想上班實驗室》第二季的開場集 C15-1。喬伊和汪賊把麥克風當白板,毫不保留地攤開第一季的檢討清單──從「一次上 16 集」帶來的週末流量堆疊,到對贅字無止境的剪輯修羅場──並宣佈第二季的三大改變:
週一/三/五分批上架、從四段改三段(故事 ▸ 聽眾 QA ▸ 專業乾貨)以及全面強化社群互動。
第二季將副標〈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〉寫進節目 DNA,更要把「偷懶」做成研究題,實驗出人生的產能上限。
同時,節目開出一張徵名海報──說書支線單元「不想讀書 ___」等你填空。從「出版社」「自修室」到「早八課」,甚至荒謬的「要裸奔」,都歡迎觀眾票選、再加碼惡搞。
- 喬伊:內容控製作人,自嘲「然後」太多,卻永遠在問「斜槓到底怎麼定義?」
- 汪賊:碎念系剪輯師,認真到每 10 秒就按停剪贅字,還開直播頻道〈汪賊睡睡念〉。

2|本集重點摘要
- 第二季的節目副標定為「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」。
- 上架策略從一次 16 集改為每週五一三更新。
- 節目段落由四段縮減為「故事/聽眾 QA/專業乾貨」三段。
- 喬伊 與汪賊共同參與內容結構,剪輯不再只是後製。
- 他們希望把 20 多歲世代的好奇點加入討論。
- 第一季流量集中週末,導致週間社群互動弱。
- 贅字(然後、其實、或許)影響節目流暢度。
- 汪賊建議錄前先自我提醒,錄後靠剪輯補強。
- 節目將嘗試直播,增加即時互動。
- 新增說書單元「不想讀書___」,名稱交由聽眾票選。
- Joey 偏好「出版社」「早八課」兩個選項。
- 第二季已安排部落格教父、紫微斗數醫師等來賓。
- 未來每主題三集分布在周間聽完,加深陪伴感。
- 團隊鼓勵聽眾提供減少贅字的妙招。
3|本集語錄
- 「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。」
- 「其實實驗是實驗出人生的可能性。」
- 「我們到底要怎麼去定義斜槓這件事情?」
- 「我不想只在週五被看見。」
- 「我本來想順剪就好,結果聽十秒就得停一次。」
- 「第一次聽到自己的聲音,發現真的是聽不下去。」
- 「為了減少贅字,每個人都要做贅字糾察隊,這樣錄音好累。」
- 「歡迎來我的直播找我,叫汪賊睡睡念。」
本集的三個行動/價值啟發:
- 節奏管理──把大長篇拆成三小集,反而讓內容更持續被看見。
- 說話自律──在錄音前就聽見自己在說什麼,減少「然後」「其實」這些贅字墜具。
- 重新想像數位游牧──年輕世代願意把微薄薪水砸在心理課程,證明「工作-收入-價值」早已不是單線思惟;斜槓要回應的,是多元嚮往而非單一職稱。


汪賊的錄音與直播日常,以及設備公開
🎧 C15-2:目標加碼大亂鬥:出發清邁前立Flag大會 | 穩定的低薪 vs. 不穩定的自由 | 80% 規劃 × 20% 驚喜 |汪賊 x 喬伊
為什麼有這集?因為汪賊要出國了——在踏上 7/6–7/10 清邁數位游牧體驗前,他和 Joey 把麥克風當白板,寫下「六天十人、十間共享空間、三支短影片」等一串 flag;回國後再打開錄音檔,對照成績單,自嘲「大失敗」卻也收穫滿滿。
第一印象:汪賊不像傳統旅人,他把旅行當生活,把採訪當呼吸;一句「我準備 80%,留 20% 給不期而遇」,說出創作者的浪漫與焦慮。Joey 則化身 OKR 教練,從「認識幾個人算認識?」到「短影片為什麼只敢喊三支?」一路加碼,逼出更具體的目標。
關鍵想看什麼?想看一個剪輯師如何在清邁「共工」與「共享」之間拔河:他擔心收入模型、技術門檻,也嚮往皮包一揹就能開工的自由。節目把這份興奮與不安原汁呈現,再用回國檢討篇補完「flag 落地後的真相」——原來真正的禮物不是完成度,而是確定「我想成為數位游牧族的一分子」的那顆心。
聽完整集,你會得到三件事:把長旅程拆成小目標的節奏管理;先聽見自己再開口說話的「去贅字」自律;以及重新想像年輕世代對工作的多線追求——數位游牧不只是換辦公室,而是換人生視角。
*註:本集聽到片尾音樂後別急著關唷,還有一段汪賊驚喜真心話

2|本集重點摘要
- 汪賊 7/6–7/10 前往清邁作六天「短遊牧」實測。
- 他為自己立下三大 flag:認識 10 人、踩點 10 間 co-working、拍 3 支短影片。
- 旅行準備原則:資料做足 80%,保留 20% 彈性給驚喜。
- 汪賊擔心專業度、收入穩定與生活適應,尚不足以長期游牧。
- 他把旅行當素材,重啟個人 podcast《我們路上見》,聚焦「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」。
- Joey 以 OKR 教練角色,不斷把目標具體化並加碼挑戰。
- 兩人討論 In-house vs. 接案:前者「穩定但低薪」,後者「不穩定卻高薪」。
- 清邁被視為亞洲數位游牧首選,低預算即可享高水準生活。
- 全程預算約台幣 2 萬元(機票 7 千、住宿 3 千,其餘餐飲與活動)。
- 回國後檢討:只踩到 1 間共享空間,影片沒剪完,但確定想成為遊牧族。
- 汪賊隨後赴恆春展開兩個月「小遊牧」實習,兼顧影像工作與生活體驗。
- 數位游牧被定義為「工作模式+自我認同」的雙重實驗。
- Joey 鼓勵聽眾分享去除贅字的妙招,打造「口條自律」社群。
3|本集語錄
- 「我準備 80%,把 20% 留給不期而遇。」
- 「穩定但不穩定——是穩定的低薪。」
- 「我要學習怎麼把旅行當成是一種生活。」
- 「我喜歡不期而遇的感覺,浪漫式在異國行走。」
- 「數位游牧這個想法是我很希望可以做到的。」
- 「認識十個人聽起來很可怕,但社交能量得撐住。」
- 「清邁六天才拍三支?怎麼那麼沒志氣!」
- 「穩定工作是練功,但真正高薪得敢面對不穩定。」
- 「我們翻下一頁看答案——Flag 有沒有倒,回來再說。」

🎧 C15-3:| 斜槓概念不老 | 四色口味的人生分配 | 偷懶無罪大解構 | 自由工作者尷尬學 | 汪賊 x 喬伊
為什麼有這集?——因為《不想上班實驗室》第二季的副標「偷懶無罪,生產無限」登場,本集索性把「斜槓」這個看似老掉牙的關鍵字掀開重拆。Joey 與汪賊從《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》談到斜槓=「四色冰淇淋」的人生分配術:先嘗一口,再決定要不要換口味;主業、副業並非零和,而是動態組合。汪賊憶起第一次聽到「斜槓」時的翻白眼——「都 2025 了還在談斜槓?」——卻在剪第一季節目時被故事打臉:名詞或許舊,但現象愈發普遍。兩人進一步討論:
- 斜槓是自由還是資本壓力下的「偽自由」?
- 主業與副業的分水嶺,真的是把勞健保保在哪裡?
- 如果真正的熱情在副業,為何要為「不務正業」四個字自責?
- 「偷懶」其實是尋找更聰明的產出方式,而「生產無限」意在解鎖創造力,而非拼命加班。
節目最後,Joey 拋出靈魂三問:你的斜槓源自熱愛還是不得已?你需要外界認可還是自我肯定?在多重身分裡,你真正在乎的標籤是哪一個?——答案或許沒有對錯,但唯有「去做、去體驗」才能驗證。

2|本集重點摘要
- 斜槓概念雖舊,仍是當代常態,已融入社會脈絡。
- 《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》提出「四色冰淇淋」比喻,鼓勵多次小規模嘗試。
- Joey 認為主/副業最粗暴的分界是勞健保歸屬。
- 汪賊擔心:很多人斜槓的起點其實是「賺不夠」。
- 兩人提出「資本主義偽自由」與「真自由」的對照,邀聽眾自我檢視。
- 人會因投入而產生認同,動機可能隨時間轉變。
- 如果副業才點燃熱情,就不必因「主業掛名」而愧疚。
- 斜槓帶來的控制感,是許多人逃離朝九晚五的主因。
- 「自由工作者」一詞易被誤解,需要重新敘事與自信。
- 「偷懶」並非怠惰,而是效率優化與流程再造。
- 「生產無限」強調以成果價值衡量,而非投入時數。
- 社群時代,每個人都可能因標籤/Hashtag 形成新式斜槓。
- 節目鼓勵聽眾投稿,讓更多聲音共創第二季內容。
3|本集語錄
- 「斜槓這個名詞可能很老,但它的概念不老。」
- 「你的斜槓真的是你喜歡的嗎?」
- 「你主業沒搞砸,何必譴責自己把重心放在副業?」
- 「我覺得斜槓某種程度上確實是逃避了某一種控制感。」
- 「人會因自己的付出而更加重視,這是人性之一。」
- 「自由工作者?長輩聽了可能以為你失業。」
- 「偷懶無罪,其實是用更聰明的方法解決問題。」
- 「生產無限,就是挑戰創造力,而不是拼工時。」


【汪賊睡碎念】
Youtube|聲音直播|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%E5%A4%A2%E8%A9%B1%E8%A3%BD%E4%BD%9C
instagram | 圖文 |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aysay_liam/
Threads | 長短文、即時訊息 | https://www.threads.com/@saysay_liam
Framer | 作品集、聯絡資訊 | https://vongzay.framer.website/
【喬伊在說書】
Vocus | 部落格、長文| https://vocus.cc/user/@joeybookteller
Facebook | 社群 |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oeybookteller
instagram | 圖文 |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oeybookteller/
Threads | 長短文、即時訊息 | https://www.threads.com/@joeybookteller
Portaly | OKR諮詢 | https://portaly.cc/joeybookteller
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
【不想上班實驗室】
Website: https://www.offworklab.com
Facebook: / offworklab
instagram: / offworklab
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offworklab
YouTube: / @offworklab
Firstory 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/platforms
#偷懶無罪 #生產無限 #不想上班實驗室 #第二季啟動 #節目改版 #命名票選 #斜槓人生 #副業實驗 #內容創作 #贅字挑戰 #社群互動 #心理課程 #年輕世代 #Podcast推薦 #週更新計畫 #清邁數位游牧 #立Flag #目標加碼 #80_20法則 #行前規劃 #數位游牧族 #短期遊牧 #自由工作 #OKR #不想上班實驗室 #副業實驗 #剪輯師日記 #旅行拍片 #穩定低薪 #不穩定自由 #斜槓 #斜槓青年 #副業 #主業 #冰淇淋哲學 #四色冰淇淋 #偷懶無罪 #生產無限 #偽自由 #資本主義 #控制感 #自由工作者 #多重身份 #個人品牌 #不想上班實驗室 #自我探索 #人生分配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