📚 Chapter 12 從斜槓逃脫者到專業講師:他不斷轉彎,卻沒迷路 | 符敦國(老符) x 職業講師 x 人生教練
從寫專利、創業密室逃脫、到成為企業講師,他把每段經歷都當成職涯實驗,反覆探索人生可能。四集內容一次打包,揭開斜槓代表符敦國如何用「每週一件事」的精神,踏出不迷路的多職人生。關於轉職、創業、副業、講師路,這篇你會想讀完。

在多數人還在思考「要不要離職」時,他早已試過密室逃脫創業、專利寫作接案、演講出書、翻譯賺學費,甚至還在實驗「每週一鮮試」這種令人驚嘆的生活提案。這次《不想上班實驗室》邀請到職業講師符敦國,揭開他如何從充滿焦慮與孤獨感的工程師,轉身成為連斜槓都能講成一門課的職涯教練。
🌱 C12-1:寫專利、搞創業、還出書 他靠著接案與補助金穿越低薪期,也將演講內容編成第一本出版書。人生初創業是密室逃脫,卻也因租約結束理性收場。
🌊 C12-2:渴望被看見的小孩,長成了職業講師 從參加比賽找出口的孤單大學生,到靠自學和大量演講練成講師基本功,他把每一次焦慮都變成行動力。
🌀 C12-3:每週一鮮試,練出講師的「Yes, and」教學力 他連續三年進行「每週一新體驗」,從S.U.P 到心理諮商,從抗拒中挖掘熱情,最終進入講師之路。
💌 C12-bonus:一場戀愛,一種練習,一個溫柔的突破 他用教練技術談戀愛,從抗拒交友軟體到真誠練習開場白,最終交到伴侶,也交到自己。
這是一位經歷豐富但絕不自誇的職場玩家,他從未用「成功」為名來包裝人生,卻用一次次的親身轉彎,活成了他人職涯裡的指引地圖。你也可以從他的故事,重新整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。

🎧 C12-1 我不是什麼都會,只是不想只會一件事 | 符敦國(老符) x 職業講師 x 人生教練
如果你曾經在「安穩高薪」與「探索自我」之間拉扯過,那你會想聽聽符敦國的故事。他是個口才出眾、思路縝密的職業講師,卻不只是講課這麼簡單。從專利寫手、政府補助專家,到密室逃脫創業者與翻譯人,他的人生根本像是一張從不設定終點的試驗圖。
這一集節目,我們從他大學剛畢業講起,如何因為自寫專利、參賽獲獎而破格進入理律法律事務所,拿到4萬5起薪、17個月年薪的第一份工作,卻毅然辭去,跑去工研院降薪追夢。他形容自己是「下一個張忠謀」,也調侃自己:「結果只當了一個讓主管不開心的行政助理。」
而正是這段工研院歲月,意外開啟了他的演講人生、出版人生,甚至成為將演講副業變成主業的企業講師的起點。
本集你將聽到他如何:
- 用大學生自學寫專利的經歷,破格進入高薪律所
- 因「主任一句話」開啟第一場大學演講
- 利用員工手冊「每週4小時校園講學」條款,展開講師之路
- 把演講主題變成書,出版《比賽高手一本通》
- 用「自我不安全感」解釋持續斜槓的核心動力
他的風格不是高談理想,而是一路自嘲自解、邊走邊試。沒有斜槓光環,有的只是「不想只上班」的強烈自我意識。如果你也正在想人生是不是能多點選項,這一集,不容錯過。
本集摘要
寫專利稿件賺外快(00:04:00)
轉職工研院追夢(00:06:30)
用制度化解主管不爽(00:16:30)
演講內容化成出版書籍(00:19:00)
留學期間也沒放過斜槓(00:21:00)
接翻譯 case 補貼學費(00:22:45)
進修紐約州立大學創意學研究所(00:24:30)
創意赤腳醫生理念:Facilitator會議引導師(00:28:30)
初次創業,元老級密室逃脫一年收攤(00:36:00)
申請補助做創業實驗(00:39:45)

🎧 C12-2 密室逃脫與斜槓演講:一個焦慮者的多職人生學 | 符敦國(老符) x 職業講師 x 人生教練
如果你以為斜槓只是能力疊加,聽完這集你可能會重新定義「生活中的斜槓感」。本集繼續深入符敦國老師的多重身分故事——從學生時代靠比賽翻身,到在職場斜槓演講、翻譯、創業與創意引導。斜槓,對他而言,不是策略規劃,而是內在驅力的出口,是「想被看見」的渴望延伸出來的生活型態。
這一集,他聊到參加人生第一場比賽的趣事,揭開動機背後的孤寂與焦慮,如何一步步累積出自信與舞台感。同時也談到斜槓過程的決斷與停損:哪些可以自然收掉、哪些值得堅持?他以創業失敗的密室逃脫案例,道出「適時收場也是智慧」。
內容重點
- 從孤寂出發的比賽參與動機
- 自學出書與演講的斜槓初體驗
- 演講邀約背後的行銷戰術與人脈經營
- 密室逃脫創業與停損選擇
- 用「研發」心態轉化自責與焦慮

本集摘要
參加第一個暑假比賽得獎,開啟斜槓人生(00:03:30)
從焦慮與孤寂中找出口,參加比賽是想被看見(00:08:30)
透過演講建立舞台感,累積成書出版(00:10:00)
模仿講師寄信行銷法,靠部落格與網站打開演講邀約(00:14:00)
密室逃脫創業失敗,靠補助結尾沒虧錢(00:36:00)
對每個副業斜槓都能自然收場,沒糾結(00:22:00)
認為「分身」讓人生更完整,而非分裂(00:29:00)
自我探索從多重嘗試中誕生,是一種研發精神(00:34:00)

🎧 C12-3每週一鮮試,他用200個新體驗走出焦慮與新職涯 | 符敦國(老符) x 職業講師 x 人生教練
在這一集,符敦國分享了他離開職場、探索人生下一站時啟動的「每週一鮮試」計畫:每週體驗一件新鮮事,從嘗試溯溪、參加咖啡課、到進入心理諮商,三年間累積近200次體驗,不僅豐富了生活,也意外打開職業講師與企業教練的道路。
這段旅程並非出自明確職涯規劃,而是來自一種人生空窗期的惶恐與焦慮。他坦言,當時自媒體興起,讓他意識到「持之以恆」的重要;而每週嘗試新事物,不只是一種內容創造,更是一種內在探索。
其中一場原本預計的催眠經驗,讓他接觸了心理諮商的世界,進而開啟了後來成為專業教練的契機;從理工科背景轉向深度人際陪伴,他發現「被看見」與「感覺有價值」是他持續行動的內在驅力。
亮點片段:
- 「每周一鮮試」的起源:與主管關係緊張、準備離職之際展開
- 如何找到近200種活動體驗靈感與免費資源
- 心理諮商與催眠經驗,意外引導他走入「企業教練」領域
- 藉由大量嘗試,重新認識自己,也打造了職業講師的專業養分
- 講師工作的管顧合作模式與收入現實大揭露
本集摘要
每週一鮮試計畫啟動,來自對職場與人生未來的焦慮(00:00:45)
三年內累積近200次體驗,從溯溪到羊毛氈到催眠(00:00:49)
資訊來源從主動搜尋轉變為朋友主動推薦(00:05:00)
原本想體驗催眠,卻被引導進心理諮商(00:14:00)
諮商後走上企業教練之路,開啟更深層的陪伴能力(00:16:00)
體驗十字繡、瑜珈等不是興趣,是為了探索熱情(00:18:00)
「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就先去試你從來不會做的事」(00:19:00)
開始職業講師之路,先靠校園演講穩定收入(00:24:00)
加入管顧公司後,真正進入企業講師市場(00:26:00)
成為講師10週年,以《角色行銷》開課並出版著作(00:29:00)



以「每周一鮮試」挑戰各種活動長達三年的敦國
🎧 C14-bonus 戀愛像企業教練?這樣談戀愛,他兩年沒吵過架 | 符敦國(老符) x 職業講師 x 人生教練
這一集你會聽到一位職業講師如何以「實驗精神」談一場人生中最真誠、也最可愛的戀愛。
從拒絕打字、抗拒交友軟體的頑固工程師心態,到課金三款App、設立三個月計劃、每天用7分鐘音聊面對陌生人,敦國徹底把「企業教練訓練法」套用到愛情裡。他不只練會了提問、聆聽、陪伴,更練成了心態上的接納與自我突破。
而最終,他與第一位音聊配對的女生開始穩定交往,兩年半幾乎沒吵過架、共同興趣廣泛——從打棒球、看貓狗到螢火蟲約會行程。這場戀愛不只改變他,也幫助他認清:「自己其實不是只需要一位知識型伴侶,更需要一位天真型、童心未泯的另一半。」
這不只是一段戀愛的紀錄,更是一堂用自我覺察與反思開展新關係的課程。
本集摘要
認真執行交友軟體計畫(00:04:00)
結合企業教練技巧進行配對溝通(00:05:00)
第一位配對對象成為現任女友(00:06:30)
為了租屋補助延後結婚登記(00:07:30)
認清自己其實需要的是天真型伴侶(00:15:30)
共同興趣是貓狗與打棒球(00:24:00)
即興劇訓練影響他的教學設計(00:27:00)
笑點是課程有效的起點(00:28:30)
愛情最終來自「每週一鮮試」的心法延伸(00:32:00)
比賽經驗養成他敢挑戰的信念(00:33:00)


聊到女友的敦國、演講中的敦國、曾經上超級金頭腦節目得獎的敦國
💭 看完或聽完這集專欄的你,也許腦中已經浮現幾個「想試又不敢試」的念頭。
不如就從一件小事開始,把它當作你的「每週一鮮試」。
📣 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,你這週想試的是什麼?
或是,你曾經也有像敦國一樣,用各種斜槓拼湊出人生地圖的經驗嗎?
想認識更多 符敦國(老符):
人生創意引導有限公司
《角色行銷:透過12個角色原型 建立有型品牌》
《比賽高手一本通》
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
官方網站: https://www.offworklab.com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ffworklab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ffworklab
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offworklab
#不想上班實驗室
#斜槓人生
#每週一鮮試
#職業講師
#自我探索
#人生轉彎
#密室創業
#企業教練
#Goodnight
#身心靈成長
#活得有點多
#講師生活
#角色行銷
#即興劇人生
#Podcast
#生命設計